牙周病是一種多因子造成的疾病,是由細菌感染使得牙齒周圍的組織受到破壞。牙齒和牙齦交接處有一道溝槽,稱之為牙齦溝。此處容易因為口腔衛生不良引起牙菌斑大量堆積,大量堆積的牙菌斑鈣化後形成牙結石,細菌這時趁機入侵破壞牙齦,支撐牙齒的齒槽骨及牙周韌帶,進而產生牙齒動搖甚至脫落。
早期牙周病症狀有時並不明顯,故常常忽略或以為是火氣大而延誤醫治,引發後續更嚴重問題。若有上述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,擬定個人化的治療計劃。
治療前診斷:臨床諮詢,全口根尖X光攝影,全口牙周臨床檢測。
牙周病基礎治療:指導病患正確口腔清潔知識,合併專業牙菌斑牙結石清除、牙根表面整平、去除不合假牙、蛀牙處理。
藉由以上步驟達到控制發炎,去除與預防牙齒表面的細菌堆積。
牙周疾病獲得控制後,會依病患本身狀況擬定3~6個月不同頻率的回診。回診內容包含:更新病患全身系統性資訊、牙周狀況檢查、專業牙周清潔等等。
牙周治療後移除堆積之結石,紅腫牙齦恢復健康,牙周探測無出血
牙周基本治療後,仍有無法解決狀況時,在患者全身狀況及口腔衛生良好的前提下,便可以考慮手術治療。手術治療能清楚地看到牙根與齒槽骨的情況,清除發炎組織、適度修整牙根與齒槽骨型態以降低牙周囊袋。若條件許可,可進行牙周再生手術,重建失去的牙周組織。
牙周手術治療後在X光下可見骨頭缺損獲得改善,恢復臨床健康。
對牙齦黏膜缺損,牙齒過短或某些牙齦萎縮的案例,利用手術改善牙齦美觀,笑起來更有自信。
利用牙根覆蓋術將萎縮之牙齦重新長回並覆蓋牙根,改善美觀及功能。
牙齒可能因蛀牙或牙周病等因素導致缺牙,骨頭也會因為缺牙而萎縮。利用植牙手術將人工牙根置入口內,可使病人獲得功能及美觀上的改善。
病人因牙周病拔除上顎兩顆正中門牙,經由牙周病治療、齒槽骨再生術後置入人工牙根,恢復美觀與咀嚼功能,得到良好生活品質。
週一至週五
早上09:30-12:30,下午14:00-17:00,晚上18:00-21:00
週六
早上09:30-12:30,下午14:00-17:00,週日休診